苏造办智慧商显欢迎您!
华语祥影-智慧商显-苏造办SuZaoBan
6*12小时服务热线:
15510033533
问道中国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李仵村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2-02-22 人气:1123
【苏言道】我们临汾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尧都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大大小小博物馆里,更多的藏在民间,藏在黄土厚地中,藏在三晋百姓生生不息的血脉里,这里不仅蕴积着黄土,更蕴积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即日起,本平台将陆续对此书的内容进行发布,旨在更好地宣传尧都、宣传临汾,同时在此感谢所有为出版此书做出努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李仵村-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89

我们临汾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尧都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大大小小博物馆里,更多的藏在民间,藏在黄土厚地中,藏在三晋百姓生生不息的血脉里,这里不仅蕴积着黄土,更蕴积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即日起,本平台将陆续对此书的内容进行发布,旨在更好地宣传尧都、宣传临汾,同时在此感谢所有为出版此书做出努力与贡献的作者及文史工作人员!

千载人文李仵村

我的故乡李仵村位于尧都区土门镇东南,是全镇较大的村庄之一。东与燕家庄接壤,西与土门村为邻,南与南社村相连,北与东羊村隔涧相望。全村有5个居民组,1800多人,3000多亩耕地。居民有刘、张、王、李、关、师、史、牛、韩、赵、武、陈、杨、米、卢、蔡、潘、冯、崔、贾、马、蒋、邢、雷、田、包、乔、侯、左等 ,其中刘姓占总人口的一半。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村,也是盛产柿子和红提葡萄的生态村,更是向着幸福目标奋斗追求的小康村。

千载名村,一曲长歌;几许跌宕,再度兴荣。李仵村这座村庄,究竟启自何时,源于何处,作为李仵村的后世子孙,我在孜孜探寻……

这里有一个颇为遥远的传说。事情还得从唐王朝说起,公元636年,尚在花季妙龄、年仅十四五岁的武则天因美艳超人而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中入宫,并被册封为才人,还赐给她一个美名,曰“武媚”。武则天在唐太宗病重期间,与皇太子李治暗中相好,秘密来往。后来太宗驾崩,李治即位,将武则天立为昭仪。她阴险至极,频出智计,使尽花招,成功夺取了皇后宝座,并加快了实现女皇梦的步伐。为了排除障碍,武则天先后采取毒辣手段,连续逼死登上皇位的几个儿子。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害死自己的长子李弘后,继立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世称章怀太子。传说李贤贤明仁厚,才华横溢,但武后却十分妒忌,总想寻机废掉这个被刚刚推定的太子,为自己当皇帝清除一切阻碍。恰逢此时,太子妃为李贤生下了一个宝宝,这时的李贤不喜反忧,继而惊恐万分。 料到自身尚且难保,说不定还会殃及妻儿,便对外谎称孩子因早产而没有成活。同时,暗暗托付一个多年担任仵作的心腹之人偷偷将孩子带出宫去,并再三叮嘱老仵作要绝对隐姓埋名,让孩子学艺自保,决不可以返归帝王之家。这位老仵作将孩子藏于家中以亲生儿子的名义加以抚养。不久,李贤果然被武则天威逼自缢身亡,太子妃也随之自杀,可怜李贤只活了32岁。后来,那个被仵作偷偷带出皇宫的孩子渐渐长大,也是聪明过人,并跟随老仵作干上了仵作行当,一直到武则天死后数年才明了自己的身世,归宗改为帝“李”。但他牢记生父遗言,不慕皇权帝位, 拒为官宦子弟,一生执着地继续担任仵作职业、服务社会,并多行善举,一时被传为佳话。后被中宗皇帝赐封于吕梁山下土门镇东南一方肥沃的土地,遂建造房舍,始成村庄,并以姓氏之“李”与职业之“仵”组合成了一个村庄名称——李仵村。由此算来,李仵建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那位李姓仵作实为大唐帝王之后,李仵村实乃唐皇册封之地。

李仵村在河西一方人们言称时被叫做“刘村”(liu村)。这显然是人们快速说话将“李仵”二字连读的结果。说到村里的姓氏家族,上了年纪的人常会念叨“张王李牛,两师(史)一卢”这么一句顺口溜。意思是很早很早以前,村里大姓人家主要有张、王、李、牛、师、史、卢等姓氏,后来刘姓先祖刘应魁400年前从陕西米脂一带迁移至此安家落户,繁衍生育,竟然家族兴旺,使刘姓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一半还多。

故乡风貌

李仵村整个村庄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全村房舍占地数百亩。一条官道由西向东穿村而过,两条水渠从西北朝东南斜贯而去。整个村庄分堡子和村舍两个部分,堡子为首,村舍为身,堡子与村舍紧紧连成一体。整个村庄东西长约千余米,宽约五六百米,犹如一个巨人正在崛起。

远远望去,浑厚而高竣的堡子形制又恰为全村的龙头,鳞次栉的民居院落组合为较为庞大的龙身,巨龙奋起,展翅腾飞。从西山下来的古官道直通村中十字路口的“殿上”。走出东堡门,可以看到,建筑最精美大气的院落集中在位于全村中部的王家胡同。大约二百来米的胡同两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八座四合大院,成为全村的龙脊梁。当人们走进胡同内,一座座典雅古朴的门楼、照壁让人目不暇接。那些镶嵌其间的砖雕、木雕、石雕,做工精细,题材广泛,有花鸟鱼虫,有神话传说,有人物故事,真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王家胡同西头正好是老村子的十字路口,路的东北处留有一座古殿,乡亲们一直称这里为“殿上”。这座古殿虽建筑规模不甚宏大,但其名头却不可小觑,它名叫永兴寺,为元代遗存。王家胡同东头北边建有一座雄伟高大的魁星楼,楼共三层,木石结构,飞檐斗拱,琉璃彩绘,光彩照人。一条南北大渠从楼下门洞分别向东南方向流去,每逢雨季,渠里流水;平素无水,又为街道。每月初一、十五进庙烧香人流多,更增加了魁星楼的腾跃奔放动感雄姿。顺着这条魁星渠向北一百多米处便是一片古寺庙建筑群,有冲天寺、兴唐寺、夫子庙、关帝庙、娘娘庙、龙王庙、药王庙等。其中冲天寺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筑,位于寺庙群中心,乡人简称其为“中殿”。中殿前有宽阔的广场,对面建有一坐南朝北的古戏台,后面有后殿,皆为明代建筑风格。顺着魁星楼渠水再向东南流经数百米处有一座三层楼台,然后出村,直流向东,像一条龙尾摆动。此楼名叫三官楼,砖木结构,巍然矗立于村子东南口。三官楼下是西山诸县经由土门古镇路过李仵村一直向东延伸的一条古官道。相传楼下常坐着两三个老秀才,对来往过客进行估摸评价。行人一进入楼口,老秀才便观其相貌、走势,立即对行人的前世今生、品行优劣、运程福祸,非常肯定地说道出来,而且往往恰如其实,常使人们敬叹佩服。当地有一句歇后语:“李仵楼底下估成色——八九不离十。”三官楼北侧,有一座四合大院,名叫三官庙。庙前古树郁郁葱葱、苍劲挺拔。登楼俯瞰整个村庄,除建有庞大的古庙宇群外,还有十多座建筑精湛的古院落,更有数十座比较简陋的老院子。这几十座民居建筑,分别构筑成唐贤街、王家胡同、刘家胡同、张家胡同、师家胡同。村西、村东各有一方陂池。全村分布有五眼吃水井,村子四周连绵着三千多亩土地,历史上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在村边向南望去,隔几块田地,就是南社村。听老人们说,唐时李姓仵作建村时,南社原是李仵村的一个社。社是南庙,也就是土地庙。同时,村北还建有稷庙,也就是谷神庙。合称为社稷庙,象征着江山社稷。这是一般村庄不可能拥有的建筑,只有皇室之家才有其资格。后来人们根据地理方位,将李仵村南的社庙称为南社,并且一直由李仵村管辖,再到后来,看庙的人在庙旁安家,而且还不断有外乡人来此落户,便逐步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叫做南社村。目前,南社村是土门镇的一个自然村。

图片

李仵村不仅历史漫长,其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仵村是全土门镇最为平阔的村庄,也是土门镇一个举足轻重的村庄。可以看一看原土门镇十几个村子,那些村庄的版图上,不是有山岭,就是有沟涧,唯有李仵村无山无沟无涧,远远望去,平畴沃野,阡陌纵横,古木参天,田禾丰茂,确是一方天赐宝地。

图片

沿着土门镇通向李仵村的那条古官道,便可走进李仵村的堡子里。堡子位于全村最西头,堡墙高约三丈,厚约一丈,周长约六七里,堡子的几个门上方分别镶嵌有“紫气”“熏风”“化雨”三块青石匾额。堡子里建有七座老院落,李仵村的堡子原先叫张家堡。爷爷曾经告诉我,张姓人家大约在明代初期,建起了这座有名的堡子。后来,由于在外经商赔了本,光景日衰,便卖房卖地,以救燃眉之急,先把位于堡子西南角的一座四合院卖给了王家,但仍然渡不了难关,又狠心将堡子里的中心建筑——后楼院卖给了刘家,还把东厢房和南房卖给了一户关人家,只留下前院西房。后来关家又把东厢房和南房卖给了刘家。时人顺便也将张家大院改称为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坐北朝南,整个院落由两个四合院组成,分为前院和后院,高阔的大门上方曾悬挂一块大木牌匾,上面刻有四个楷书大字:“汉韵恩泽”。进入大门后是一块宽大的门厅,迎面是一块砖雕影壁,左侧则是二门,从二门进入前院,呈现四方院子。从东厢房台阶向北走十几米又向东拐,进入第三道门,再经过道往北走十几米,再往左拐则进入第四道门,也就进入刘家大院的后院。只见一排五间正房插廊挑檐,蔚然壮观,一层为砖券窑洞,二楼建有东西两座对称的砖木双坡大厦,方砖铺顶,留有天井。大院东西均为三间厢房,一厅两室,上七下八,垫棚凌梯,十分典雅。厅门两侧木格雕刻着喜鹊梅花图,两个卧室的窗户木格则雕刻着一整幅鱼戏莲花图。两座四合院中间是一座高大宽敞的过厅,八根巨柱顶天立地,双坡筒瓦厦上立着瑞兽厦脊,透露出些许王侯府第的高贵气息。进入过厅向上望去,镶嵌有一方方彩绘木板,彩绘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情节故事。爷爷曾经告诉我,相传李仵村刘氏先祖叫刘应魁,约在明末从陕西省米脂县迁来李仵村安家落户,先从张家手里买下了这座豪华大院的后院,又置下百十亩田地,逐步使刘氏在村中占有半边天下。这位先祖有文化、能吃苦、人缘好、讲义气,不仅庄稼种得好,还擅长经商赚钱,更是把教育子孙后代放在了第一位,成为一方土地上具有影响力的绅士。

故乡文脉

李仵村素有尊师重教的历史传统,办学兴教之风代代相传。相传村中刘姓家族办学最早。据说刘氏先祖刘应魁生育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他把北楼二层房屋辟为藏书楼,起名为“安乐斋”,曾藏有中国历代诗书典籍两万余卷(本),并亲自教授孩子们读书写字。后来全村其氏的孩童也想来这里读书, 又把大院中间的宽过厅腾出来,添置些方桌椅,办起了私塾,聘请了具有深厚学养的先生来此任教,还根据当时刘家、关家、张家共居这座大院的情况,借鉴三国故事,弘扬仁义精神,给过厅起了一个雅名:“仁义厅”。同时,编刻了一副楹联:“三姓有缘共聚桃园三结义;和居无隙同兴汉祚和致仁。”悬挂于仁义厅大门两侧。刘家私塾免费教授本村和邻村农家子弟,泽及后人,代代如此。第八代族爷爷刘善庆曾在这里任教。根据民国版《临汾县志》记载,刘善庆,字吉堂,李仵村人,道光乙酉拔贡,品端学优,隐居教授,人才成就者甚多。一生手不释卷,著有《史鉴分类》《异号集锦》等书。村中魁星楼西北侧有一处古院落,就是刘善庆的故居。大门前有旗杆石、上马石等设施,乡亲们称这里为旗杆院,只有考取功名者才有此规制。清末,刘氏第十一代族爷爷刘文耀曾任临汾县衙师爷,其学识、政声皆为时人称颂。

后来,刘家私塾因“仁义厅”人满为患,已经满足不了李仵村以及附近村的学龄儿童上学愿望,刘氏第十代族爷爷刘崇恩、刘崇懋兄弟俩便在刘家大院西边的花园里建起三间北厦,筑起一圈围墙,创办起李仵村第一座古代学院,为家乡孩子上学读书提供了方便。现年八十多岁的长辈刘文珠曾对我说, 他小时候就和全村的学童们一起在刘家的学院里念书,当时的教学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又据家乡父老讲,大约在清朝晚期,刘家人还在村东的三官庙里经办过义学,供本村和附近许多村的农家子弟上学。

刘崇恩、刘文耀潜心研究南宋平阳学者刘渊编纂的107部《平水韵》,编写有《韵类别注》一书,为学子以及文人雅士作诗填词提供传统诗韵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办好教育,村里的干部群众把位于李仵村北部的寺庙群经过简单改造,建成了一所较大的学校。冲天寺、夫子庙、关帝庙、娘娘庙、龙王庙等寺庙里面的塑像、神龛、供台,全部被搬出庙外。起初,先办小学,后来又兴办了一所农中。当时,临汾河西北片几十个村子的青年农民纷纷来到李仵农中学文化、学技术,李仵农中在当时可以说是声誉鹊起,为家乡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上世纪60年代,李仵小学改建成七年制学校,除了本村的学生外,南社、燕家庄、景家庄、古镇等村的学生也来李仵学校上初中。上世纪70年代末,李仵七年制学校进一步焕发生机并戴帽办起了高中;改革开放后,李仵学校更加充满了活力,逐步成为一座校风好、教风严、学风好的名校。

由于重教风浓,李仵村千百年来人才辈出,闻名遐迩。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大爷爷刘钜家任国民党二战区大校作战参谋,我的族爷爷刘雷家任国民党傅作义将军的副官,们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绥远战役、忻口战役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族爷爷刘雷家驻守绥远期间喜得贵子,傅作义将军特为其子起名为刘文昌,一时被传为佳话。同时,李仵村进步青年王爱民(解放后任测绘部队政 )、王益民(解放后任空军某部飞行大队长)奔赴刘村参加了八路军学兵大队,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屡建奇功。上世纪50年代初,李仵村热血青年刘三磑、刘文才、刘万杰、刘万益、王社锁、武社生、韩家洪、李志忠、张生德义无反顾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

值得提出的是,解放后,一大批李仵人走上了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仅担任科局级以上职务的人就有30人之多,被推举为人大代表、政协 员以及享受到不同的政治待遇、受到各种表彰的人士有12人,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有300多人,担任过大、中、小学教师的有上百人,担任过中、小学校长的有13人,获得教授、副教授称号的有4人,在国内外读硕、读博的有11人。可以说这些都是李仵村尊师重教的结果。

故乡贤能

李仵村是一方根植着浓浓文化基因的神奇土地。自建村起,千百年来就延续着艺术的薪火,各行各业人才代不乏人。相传当年那位仵作建村后,因年届不惑,安居赋闲。他在农耕之余,创办了两件影响至今的事情,一是成立了乐班子,组建起了锣鼓队,把唐尧时期的威风锣鼓传承下来;二是在他年事渐高时,正赶上唐玄宗李隆基在宫中创办梨园,老仵作便仿效玄宗在村里成立起戏班子,以教化村民,端滋村风。由此,李仵村的锣鼓、戏曲一直延续一千多个岁月。每年正月闹社火期间,戏班展演,鼓乐喧天。锣鼓震撼了土门镇,震惊了平阳府,传遍了三晋大地,多次赢得殊荣。新中国成立后,村里还成立有“李仵班”,又名“三腔班”,活跃在平阳一带,并随晋商赴省内外献艺。至今,魏村镇西郭村的老戏台后墙上清晰地留有十几个毛笔字:“大清同治二年平阳府李仵村三腔班在此演出四龙阁等十几个剧目。”上世纪70年代,村里成立了20余人的业余剧团,排练了《壮志凌云》等剧目在城乡演出上百场次,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进入21世纪,临汾市尧都区每年春节期间,在尧庙广场举办大型社火活动,其中有威风锣鼓大赛。李仵村威风锣鼓不负众望,多次荣获大奖。改革开放以后,一批有志青年在文化产业上实现自我价值。村民卢兆平立志传承鼓乐文化,他和妻子杨金霞先是组建临汾市金鼓乐队,屡获殊荣。后又投资100多万元,在李仵村北学校旧址上兴建临汾锣鼓文化产业园,筹办中国鼓文化博物馆,开展锣鼓艺术培训和锣鼓艺术交流,进行锣鼓研发和制作,被选为临汾市锣鼓协会会长。目前,锣鼓文化园区已初步形成规模,以临汾为中心,辐射全国,拥有数万名锣鼓协会会员。刘钊华成立了临汾市尧都区联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后成功承办了“大槐树杯”海内外楹联大赛、“尧帝杯”全国楹联大赛和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文艺晚会等多项大型文化活动。

爱好文艺、能歌善舞似乎是李仵人生就的天性,艺术的长期熏陶自然造就出一代代、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李仵村的说书艺术、戏剧艺术、绘画剪纸艺术等在土门镇一方可说是独领风骚、别具一格,涌现出许多民间高手。

千年李仵,千年人文,这里的文化群英荟萃,这里的艺术璀璨夺目,这里永远寄托着李仵儿女的光荣与梦想。

故乡琐忆

李仵村是有名的旱圪垯。历史上李仵村可以说完全是靠天吃饭,这里十年九旱,乡亲们视水如命,每年到了雨季,全村靠山洪水(也叫雷鸣水)浇地。洪水来自西山,汇集于岔口河、小涧渠中滚滚东流,中间只隔土门那片丘陵地带。从大涧、小涧通向李仵村地界,主要有三条主渠、九条分渠、三十六条小渠。岔口河、大涧里、小涧河筑有水平石堰各一座。所有渠道根据全村地亩大小、高低远近,建有石盾夹口一百多个,基本形成全覆盖渠网,可以浇灌全村3000多亩田地。提起山水浇地,老人们便兴奋地说,只要山水浇了田,来年定是丰收年。因为那山洪水特别粘稠,里面夹杂着山林中的树叶树果、松疙瘩、羊粪蛋等多种有机质,浇一回地,落一层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李仵村怕旱不怕涝,当地民谚里说道:“淹了苏村、兰村,收了李仵、田村。”李仵村的土地十分肥沃,种出来的麦子籽粒饱满、质量上等,无论蒸馍,还是做面,特香特劲道。李仵村的籽儿面馍就是平阳一绝。李仵村人向来有“浇地回门不让人”的信条,有与邻村争水打架的传说,更有遭遇天不下雨或者小雨无洪的无奈。特别是我爷爷讲起光绪三年(1877)大旱时人吃人、犬吃犬的惨烈情景时,直让我不寒而栗。后来我查阅民国版《临汾县志》卷末记载:“民国九年(1920)七月,大旱。”南社、田村、景家庄、燕家庄、晋王坟、南庄、鸭儿沟、东羊、李仵九村,久旱成灾,重灾地一万七百多亩。小时候,我多次看见奶奶和村里老人们烧香磕头,求神祈雨:“田禾苗旱死啦,龙王爷睁开眼窝吧,瓢泼大雨下来吧!”干旱、地震、战火、瘟疫等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使村里的李氏、师氏、关氏、史氏等人家屡屡外出逃难。

李仵村的先辈们深知,光靠土里刨食难以生存下去。俗话说:“要想发,买卖加庄稼。” 他们先是依靠西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小打小闹,做些驮炭卖灰之举;后于清代早期年间,结识了晋商早期代表人物——亢嗣鼎(亢豁子),便在平阳府开起了店铺,经营面粉、小杂粮、酱油、醋、核桃、柿饼等,传说王家胡同那八座楼院就是天下首富亢嗣鼎资助建成的。说是有一天晚上,村里人大都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大都做了个同样的梦,说是昨天晚上亢豁子让李仵村各家的骡马到平阳府拉运建楼院的银子,同时发现全村的骡马都是浑身淌着热汗并气喘嘘嘘,再到村中心魁星楼下一看,全都惊呆了:八个大瓮盛满银钱。后经三年精心设计与施工,终于建成了王家胡同八座楼院。还有一个传说,王家当年赶头牯搞长途运输的规模和阵势很大,人多货多头牯多,家旺业旺财源旺。但人们对于王家人为什么要把马王爷当作财神爷来供奉,有很多疑惑。但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个神奇般的传说。说是有一年,王家人给东家运输货物或银两,等到达目的地准备交讫的时候,却找不到货主,后来也找不到发货人了。那个时代兵荒马乱的,或许主家全家死于战乱或遭杀戮,或许货物本身就来路不明,主家怕事情败露也就不敢冒然来领,反正货物就成了无主货。无奈,王家人只好拉回家中,看看以后能不能找到货物的主人……后来,竟靠这一大笔意外之财,王家在村里接连盖起了几处好院落,很是风光气派。这也许是王家人将马王爷供奉为财神爷的主要原因吧。后来,李仵村的张家、王家、刘家又把经商的目光投到更远处,先后在石楼、太原、西安、绥远、北京、天津、石家庄、张家口等地发展商贸业。张家爷爷张明光,王家爷爷王文栋、王尚志等先辈前往石楼做买卖,形成李仵商铺一条街。我爷爷刘富家与族爷爷刘绥家、张家爷爷张智新于清末民初前往北京开办商铺经营票号。后来,我爷爷又租赁代总统曹锟的后花园临街门面,经营山西老汾酒、平阳老熏醋、晋南土特产等,并结识了临汾同乡“六必居”酱菜园的主管伙计。“六必居”用的醋就是平阳老熏醋,其味香扑鼻、酸甜 和、色泽淳美、别具一格。随着“六必居”影响声名渐盛,在晋商辉煌的史册里,李仵村的先辈们曾经为之增光添彩。然而,随着后来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各地商铺陆续关门歇业。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的铁蹄疯狂地践踏华北大地,李仵在外经商的人们便纷纷仓促返回故里。1938年日本鬼子到李仵村扫荡,凶残地烧毁了王星记家的院子,胁迫韩汲海到日本做苦力,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故里。八年抗战中李仵村刘维通、王银虎参加八路军,先后在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仵村凝聚起全村人的力量继续修渠整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七一渠”工程和电灌站工程,使全村数百亩土地变成了水浇田。到上世纪70年代,为了彻底改变水利条件,扩大水浇地面积,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德通率领全村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兴办水利打涵洞,引水上山,初见成效。1971年,全村小麦大丰收,仅上缴爱国粮就达30万斤,受到临汾县人民政府的嘉奖,开回了一辆东方红30型拖拉机。时任山西日报驻临记者站站长的景捷升在《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李仵村小麦丰收后的启示》。当时,省、地、县、公社各级领导莅临李仵村视察指导工作,全县农业水利现场会在李仵村召开,时任县 书记李春芳充分肯定了李仵村引“七一渠”水浇全村地的做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李仵人民继续打涵洞引水源时,忽遇地下流沙,造成大面积坍塌,奋战在地下作业面上的青年农民吴新灵被埋在厚厚的沙土之中,虽经全力挖掘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殉职。至此,李仵村的地下涵洞引水工程宣告停工。但是,李仵人民并没有被困难与失败吓倒,又积极打深井解决人畜吃水与浇地问题,在不长的时间,全村五个生产队都打出了自己的深井,五眼深井全部配套,终于使全村80%以上的土地变成了水浇田。

当时村为大队,大队下辖五个生产小队。一、二、三队各有一辆胶皮车,四、五队各有两辆胶皮车。全村七辆胶皮车在农闲时搞副业,主要拉煤载矿、送灰运石,生产小队为经济核算单位,每年社员分红全指望这些胶皮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仵村的父老乡亲擂起了豪迈奋进的威风锣鼓。农村生产责任制调动起村民种田的积极性,第一生产队社员刘万祥具有战略眼光,承包了60多亩土地,当年收获小麦两万多斤,卖爱国粮一万多斤,披红戴花成为小麦生产“双万斤户”。乡亲们为了农闲多赚点钱,纷纷购买机动车辆跑运输,不到两三年,全村拥有四轮拖拉机100多辆,还有胆大的几户村民贷款买下了大卡车。一时间车轮滚滚,物流源源不断,李仵村开着四轮奔小康,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强。

故乡愿景

李仵村是有名的柿子村。全村约有近万棵柿子树,有小柿子、大柿子、盖柿子、八月红、九月姣、十月恋、罐柿子、冻柿子、牛心黄、血布袋等数十个品种,简直是一座柿子博物园。柿子树有粗有细,有大有小。我在七八岁时曾和爷爷到村西涧渠旁看见有一棵特别古老的柿子树,齐腰处需两三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树高足有三层楼高,浑身树皮粗裂,龙鳞龟盖,苍古雄竣。这棵柿子树龄有一千多年了,可以结果1000多斤,被乡亲们誉为“柿树王”。可惜上世纪90年代,老树生病枯萎,被人刀劈斧砍当柴烧了。

柿子树遍布家乡田间、村中。千百年来,家乡的柿子树给了这块土地多少甘甜与滋养,给了乡亲们多少蜜汁与期待。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家乡的柿子树也分到了农民手里,乡亲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蜜果。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场大病灾害侵袭了家乡的柿子树,成千上万棵柿子树莫名奇妙地枯萎死去,乡亲们却无能为力,专家们也没能使柿子树起死回生。家乡的柿子树从此走向绝境,一蹶不振……

机会终于来了。

中共尧都区 、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政策,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决定实施“158”帮扶工程,于2010年3月1日下派158个工作队与158个村对口帮扶,下派到李仵村的是区文联工作队。

“158”帮扶工程深得人心,工作队宣传工作到家到户到地头,全村干部、群众不甘落后,争先创优,在短短四个多月间,就完成了“千亩红提葡萄示范园”的基础工程,优质红提葡萄苗全部栽植到位,葡萄架杆、铁丝等全部配套到位,两公里环村水泥路顺利竣工,1000余米田间节水管道铺设完毕 ,村党支部、村 会办公楼粉刷一新,办公设施齐全,各种版面全部上墙。全区“158”帮扶工程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李仵村“千亩红提葡萄园”成为现场会观摩样板,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参会者交口称赞。当地电视台、报刊纷纷报道了李仵村的发展变化。

葡萄红了,柿子红了,故乡的田野红了,赤子的梦更红了!这是一方承载着盛唐气象的厚土,这是一方流淌着皇家血脉的沃土,这更是一方养育着成百上千李仵儿女的故土!

多少个梦乡中,总是浮现着家乡的魁星楼、古庙宇、老院子、旧官道、土堡墙、众乡亲……

啊,我的村庄我的家,我的父老我的心——千载人文李仵村。

查看网友的精彩评论



【尧都古村落】之土门镇李仵村-采编: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
我们临汾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尧都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大大小小博物馆里,更多的藏在民间,藏在黄土厚地中,藏在三晋百姓生生不息的血脉里,这里不仅蕴积着黄土,更蕴积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即日起,本平台将陆续对此书的内容进行发布,旨在更好地宣传尧都、宣传临汾,同时在此感谢所有为出版此书做出努
http://www.suzaoban.com/?c=index&a=show&id=289

1526722225289.png

0
0
付款方式
×